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3 16:26:44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能力。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反思:

1.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

2.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提示他们去看P50页图3-12,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3.要注意单质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个前提,都必须是纯净物,不少同学会以为空气是一种化合物,因此,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练习.

4.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实验准备

课本第48页[实验3—1][实验3—2]教学用品

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提问)

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题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小结)

(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

(实验)课本[实验3—1] (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实验)课本[实验3—2] (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小结)(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氢氧+氧气。

(3)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可进一步扒导水的化学式是H2O。 根据实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 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0.0899):(1×1.429)=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所以,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

根据实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

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1)通电分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证明(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通电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

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①B、C ②H%=11.1% O%=88.9%)

五、典例分析

例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8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质组成的计算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根据实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根据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确定它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根据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后小结中第(3)点。)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____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气,两种气体的 ……此处隐藏6206个字……]: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

(二)验证实验

现象:

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复燃。

1、正极产生氧气;

结论:2、负极产生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通电

方程式:水——→氢气+氧气

[讲述]:通过刚才我们电解水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到此为止我们还不能确定水的化学式。在科学研究中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需要通过精密的实验和准确的计算的。下面我们就通过计算来确定水的化学式。

[板书]: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氢气的密度为O。0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0.089):(1×1.429)=1:8

则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 8:= 1:2 1 16

总结: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水的化学式为H2O。

[讲解]:水在通电条件下.一个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于再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同样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气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成氧气。

[副板书]: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通电

H2O ——→ H2↑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7

1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氢气的性质和检验。

2、了解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区别。

3、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和过程。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题,学生已熟悉了空气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具备了判断化学变化、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技能,但氢气的检验、元素的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崭新的,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坡度大,学生比较难以接受。

3重点难点

1、电解水实验的观察及总结。

2、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及具体物质的分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知识链接

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

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_____颜色______气味的______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沸点是________,水结冰时体积_________(变大或变小),所以冰的密度比水________,能_________在水面上。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与水打交道,也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但你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吗?

活动2【讲授】水的组成

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教材P79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氢气上一种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是相同条件下密度 的气体,氢气具有 性。

2、收集氢气可用 法 ,因为氢气 ;也可用 法,因为氢气 。

3、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4、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 。

合作探究一:

教师演示收集一试管氢气并进行验纯,然后点燃。

小组合作探究氢气的性质,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教材P80-81部分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它们的体积比为 实验说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 和 。

2、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种气体,观察到甲管 ,乙管 。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 。

合作探究二:

教师演示电解水实验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80探究活动表格的内容,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自主学习三:自主学习教材P81部分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由 元素组成的 叫做化合物。

2、由 元素组成的 叫做单质。

3、由 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 ,这样的 叫做氧化物。

4、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

空气 氧气 水蒸气 高锰酸钾 铁粉 氮气 海水 冰水混合物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硫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5、物质 (包含 )

活动3【测试】达标检测

1.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素组成

C.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水中加入硫酸是为增加导电性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

A.高锰酸钾、氮气 B.洁净的空气、氧气 C.铝、二氧化碳 D.硫粉、氧化镁

3. 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 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4.将下列物质分别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单质、 化合物、氧 化物分类:①空气、②氮气、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⑤红磷、⑥二氧化锰、⑦氯酸钾、⑧稀有气体。( 把序号填充到右边的图中)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活动不 可缺少的物

B.水是常见的溶剂

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氧化物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