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共同体活动方案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共同体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共同体活动方案1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5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5号)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绍兴市全面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计划》,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指导,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宗旨,以创新管理体制和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逐步适应,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的工作原则,科学统筹和整合城区及开发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目标导向
(一)坚持均衡发展
通过集团化办学,统筹整合资源,以强带弱、以优促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集团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带动片区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二)坚持内涵发展
通过优质校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调剂交流,逐步实现成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合成再造,加强集团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书育人品质。
(三)坚持特色发展
鼓励集团内学校打造具有自身办学特点的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一校一品,让集团内的学校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共享发展
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更有获得感,让教育发展的成就惠及更多的百姓。
三、运行机制
南明小学教育集团运行理念:实行“五个统一”,即“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实施、质量统一监控、活动统一规划”。
(一)集团学校组成
将南明小学和梅渚小学组建成紧密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设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高新园区校区,形成一校两区总格局。
(二)集团学校机构设置
1.集团学校机构设置。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学校设校长1名、常务副校长1-2名。有关负责人的人事考核任免按规定办理。
2.集团学校党总支班子设置。集团学校党组织设立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
3.集团校务委员会设置。集团设立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书记、副校长、副书记等成员组成。
(三)集团学校财物管理
集团内财务由校长负责,各成员校独立核算。保留现有学校账户,根据相关要求与规定制定各校区预算计划。集团学校建立完善的财务、资产、采购、基建、维修等管理制度。集团学校根据各校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状况,为各校区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四)集团学校人事管理
1.实行校长负责制。集团学校组建后,实行集团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集团学校全面工作,常务副校长负责校区的日常工作。
2.实行行政领导和教师交流制度。每年两校区派出一定比例的行政和老师参加集团内交流。交流教师原则上不少于三年,随迁人事关系。
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集团制定统一的教师考勤、业务培训、教师流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
4.探索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集团学校一体化运行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两校区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统一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促进两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集团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不断扩大南明小学优质资源的社会效益,形成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品牌。
(五)集团学校招生管理
集团学校校长对各校区招生工作负总责,常务副校长负责本校区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两校区要严格执行县教体局出台的招生政策,鼓励南明校区的学生到高新园区校区就读。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体局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明确推进南明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路线图,指导集团化办学工作,协调解决集团学校建设发展相关事宜。
(二)深化人事改革
教育集团在编制总额内统一招聘教师;根据各校区工作实际需要,可在集团学校范围内统一调配教师,实现师资力量余缺、强弱互补。
(三)强化保障
1.保障交流教师经费待遇。对南明校区到高新园区校区参与交流的教师在工资待遇、按照上级相关政策予以享受。
2.保障集团职评等优惠政策。为充分保障南明校区到高新园区校区的师资交流力度,对高新园区校区交流的老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促进集团良性发展,教体局设立教育集团考核机制,进行集团办学考核。
五、工作步骤
(一)调研准备阶段(20xx年3-5月)
县教体局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涉及人事、教育、财基等科室,研究制定南明小学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6月)
1.相关学校统一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与相关部门、街道、家长的联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集团组建阶段(20xx年7-8月)
1.成立南明小学教育集团,配齐集团学校及校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
2.做好各校区现有师资的摸底工作,为师资调配打好基础。
(四)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实行“五个统一”,即“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实施、质量统一监控、活动统一规划”。通过3-5年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初步形成稳定的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两校区优质均衡发展。
小学共同体活动方案2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健康发展,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县直:中小学、特教学校、幼儿园
乡镇:中 ……此处隐藏11239个字……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发展,彰显教育共同体办学优势。梳理“一训三风”,以校标、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等为载体,凝聚共识,加强教育共同体文化交融,形成既互相借鉴又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成员校要集中专业力量加强内涵建设,凝聚发展共识,共谋发展愿景,发掘培育办学特色,打造“亮点工程”,丰富自身办学文化内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谐奋进的学校发展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
4.教师管理共建发展。强化教育共同体内部师资共享共建,推动建立“统筹管理、互派师资、共同发展”的人员管理使用模式。强化师资共育,推进名优校通过设置骨干名师和校长工作室(坊)等方式组建校长教师发展共同体,高位引领带动成员校师资共同成长。名优校要强化统筹管理、多元评价,推进在教育共同体内试行师资柔性统筹管理,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成员校根据名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形成适应本校实际、符合教师发展规律的多元教师评价体系,教育共同体建立师资定期交流制度,名优校根据教育教学需求,统筹设置安排教育共同体师资交流计划,确保交流比例不低于省定要求,没有农村校或薄弱校工作经历或者在本校工作六年以上的骨干教师优先流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倾斜,鼓励各校预留部分的中、高级岗位,优先用于评聘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探索深度融合,在条件成熟的教育共同体内试行管理团队双向交叉任职、互派教研团队,通过团队融合,推进教育共同体内各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5.学生联动共生发展。开展校际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促进的帮学共同体,最终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由名优校牵头成立学生成长指导联盟,结合成长规律和学段目标,协商制定学生培育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定期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涵盖学习、文化、生活等多领域多主题。针对学生联动过程中的发展问题,由成员校轮值举行学生交流论坛、社团活动、联赛联谊,提供展示平台,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共同体活动方案9根据《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10.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和经验,引领各共同体良性发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机制
1.探索构建共同体管理一体化机制。共同体内部实行核心校负责制,引领各成员学校逐步探索构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的共同体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各共同体学校等要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2.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善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数字化学习推广应用、强化学校校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学校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3.建立科研先导和典型引领机制。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帮扶式共同体帮扶学校系统梳理共同体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难点,按照“问题即课题”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瓶颈,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区教体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推介,引领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区财政局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共同体发展经费,用于保障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
文档为doc格式